“你这份报捷文书,写得很精彩。”
他甚至微微点头,像是在赞许。
“堪比坊间最流行的话本传奇。”
话锋陡然一转!
那深不见底的目光终于从虚空中收回,化作两道冰冷的寒光,直刺张承!
“一个赘婿,凭空变出了能赈济全城的粮食。”
“又恰好,找到了内奸通倭的所有铁证,人证、物证、活口,一应俱全。”
“最后,还恰好,从尸山血海里,毫发无伤地留下了一个能指认一切的倭寇活口。”
徐光启的语气很轻,每一个字却都重如千钧,砸在张承的心头。
“这一切,是不是……太过天衣无缝了?”
他身子微微前倾,如山岳压顶。
“张同知,你不觉得,你这个故事,编的……过于离奇了吗?”
轰!
张承心头猛地一紧,后背的官服瞬间被冷汗浸湿!
他刚要开口辩解,一个阴恻恻的声音却从队列一旁幽幽响起,带着毫不掩饰的讥讽与快意。
“府尊大人,明察秋毫。”
众人循声望去。
只见府城通判陈惟卓,缓步出列。
此人四十余岁,面容瘦削,一双三角眼闪烁着阴冷的寒光,嘴角天生带着一抹若有若无的冷笑,让人不寒而栗。
正是人称“笑面虎”的酷吏,出身府城大族的陈家大公子,陈惟卓!
他先是对着徐光启深深一揖,姿态恭敬到了极点。
而后才缓缓转向张承,那抹冷笑瞬间扩大。
“倭寇攻城,知县殉国,此乃我杭州府百年未有之奇耻大辱!”
“如今,一个声名狼藉的赘婿,非但无罪,反而摇身一变,成了平定倭乱的盖世英雄?”
他阴阳怪气地笑了一声,声音尖锐刺耳。
“张大人,你不觉得,这像是在对我们满堂官吏,讲一个天大的笑话吗?”
不等张承涨红了脸反驳,陈惟卓的声音陡然拔高,变得锋利如刀,狠狠刮过大堂!
“下官有三问,还请张大人,当堂解惑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