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们要跟着王爷做到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!
“传令下去,只要百姓愿意,都可参与,战死的兄弟全都带回临颍。”
赵安喝了口水后,下了第三道命令。
这一战鞑子一直被堵截,没能驰骋起来,跨度也就很小。
不过前后加起来几十里还是有的。
清理起来还是颇为费劲的。
如果其他地方的百姓都参与,自会事半功倍。
其实,他现在距离长葛已经不远了。
但鞑子反扑的可能性几乎为零。
一方面,孛鲁台和岩王都没有想到他会突然发动进攻,怯薛军和盘踞在新郑、长葛一带的鞑子更不会想到。
另外一方面,这十万鞑靼兵马输得太惨了,必会打乱他们原有的部署,他们需要时间调整。
扪心自问,他也没有想到这一仗会打成这样。
他最初的想法是制造擒贼先擒王的假象,来乱鞑子的阵脚,然后尽可能多地杀鞑子,算是先发制人,主动破局。
而且这是他利用“盘龙阵”的首战。
这种攻杀的军阵是他借鉴了“一字长蛇阵”,又想到“热胀冷缩”的原理,直接给搞了一个军阵版本的。
简单点来说,就是以他为龙头,打造一个主轴。
主轴中的将士皆是他精挑细选的精锐,早在叶县时就专门只作主轴夜以继日地操练过。
主轴成型后,他便往两边加兵马,让他们练配合。
遇到敌人强力冲击,想要将他们截成两段或者数段,被针对的部位要像是遇到冷风一样快速收缩阵型,以守代攻。
而若某个部位打得顺利,打得火热了,要快速膨胀,快速扩大战果。
这种打法对将士们的相互配合,要求是非常高的。
好在赵家军最善配合。
而且只要他这个巨大的牵引龙头在,主轴不乱,那么整个军阵便不会乱。
盘龙,盘龙,能冲也能盘!
他给取名为“盘龙阵”,也是希望不能因为有这个主轴在,就缺少变化,一味冲锋,而是要敢于回头,敢于包抄,敢于卷盘一切敌人!
追击孛鲁台时用的便是这一招。
那货自统率这路兵马后,从未向外公布过自己的名字,也鲜有露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