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先看第一题,修路。
卷中没有谈论什么“利国利民”,而是直接用算学,列出了三种不同的水泥配比,分析其优劣、成本,以及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应用。
甚至,还画出了一种新型的搅拌工具,以提升效率。
“以工代赈,分段承包……”李彻低声念出卷中的词,眼睛越来越亮。
他再看第二题,守城。
答卷者没有谈什么“坚壁清野”,而是直接给出了一个字。
“骗。”
“骗援军,骗敌军,骗百姓,甚至骗自己人。”
“以城中商户为暗桩,散播假消息,言我军粮草已尽。”
“以死囚扮作逃兵,夜出投敌,哭诉城中守将欲降。”
“于城外挖空地道,敌军攻城疲惫后撤之时,引燃地道内之火油……”
一条条毒计,看得裴矩头皮发麻。
这哪里是守城之策,这分明是地狱里的魔鬼在低语!
李彻却看得嘴角上扬。
“有意思。”
他直接翻到了第三题。
“如何,让天下百姓,都认可朕这个……暴君。”
这一题,九成九的考生都在歌功颂德,恨不得把李彻夸成千古第一圣君。
而这份答卷的开篇,只有八个字。
“民不认君,君自证之。”
(百姓不认可君王,君王自己证明自己。)
“暴君之名,非口舌可辩。”
“当以三物,定天下之心。”
李彻的声音,在寂静的御书房中回响。
“第一,以‘曲辕犁’与‘神赐稻’为信。信者,温饱也。朕让天下人吃饱,此为第一信。”
“第二,以‘水泥路’与‘悬镜司’为法。法者,公道也。商路通达,律法森严,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。此为第二法。”
“第三,以‘无敌之师’与‘赫赫战功’为威。威者,安宁也。朕的铁骑,能踏平一切外敌,能守护每一个子民。此为第三威。”
“信、法、威,三者合一。百姓畏我如神明,敬我如父母。史书由我手写,万民由我心生。天下,自然认可。”
“届时,暴君之名,亦是圣君之号。”
“好!”